產品介紹
麥仙翁,別名:麥毒草,拉丁文名:Agrostemma githago L.石竹科、麥仙翁屬一年生草本,高60-90厘米,全株密被白色長硬毛。莖單生,直立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。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基部微合生,抱莖,頂端漸尖,明顯。雄蕊微外露,花絲無毛;花柱外露,被長毛。蒴果卵形,微長于宿存萼,外卷;種子呈不規則卵形或圓腎形,黑色,具棘凸?;ㄆ?-8月,果期7-9月。
一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,全株密被白色長硬毛。莖單生,直立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。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4~13厘米,寬(2~) 5~10毫米,基部微合生,抱莖,頂端漸尖,明顯?;▎紊?直徑約30毫米,花梗極長;花萼長橢圓狀卵形,長12~15毫米,后期微膨大,萼裂片線形,葉狀,長20~30毫米;花瓣紫紅色,比花萼短,爪狹楔形,白色,無毛,瓣片倒卵形,微凹缺;雄蕊微外露,花絲無毛;花柱外露,被長毛。蒴果卵形,長12~18毫米,微長于宿存萼,裂齒5,外卷;種子呈不規則卵形或圓腎形,長2.5~3毫米,黑色,具棘凸。2n=48?;ㄆ?~8月,果期7~9月。
全草藥用,治百日咳等癥。莖、葉和種子有毒。
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為種子有毒。
其毒性與生長土壤及成熟期有關。外果皮毒性不大,有毒物質主要集中于果仁和胚中,經加熱后毒性大為降低。由于該植物是田間雜草,在收獲季節常與作物的種子混雜在一起,因而常造成人畜中毒。人中毒有腹痛、嘔吐、腹瀉、眩暈、低燒、脊柱劇烈疼痛和運動困難,有時昏迷或死亡。動物食自身體重0.1~1.0%。的種子粉可引起死亡,其中小牛、豬和狗等對其毒性較為敏感,貓、羊、兔和成年牛對其毒性則不敏感,有些動物還可產生一定的免疫力。大鼠、小鼠和豚鼠分別皮下注射0.5g、0.5g和5g種子的提取物可引起死亡。動物連續小量食用種子可導致慢性中毒,一般稱“麥仙翁中毒”。主要癥狀有流涎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眩暈、呼吸困難以至昏迷、癱瘓等。大量連續食用則引起更嚴重的癥狀,如強烈的肌肉疼痛、痙攣、呼吸抑制以至死亡。馬急性中毒尚有脈速而弱、體溫升高、肌強直、抽搐而死。狗中毒后期嘔吐頻繁,45分鐘后出現肌顫,由興奮轉入昏睡,感覺遲鈍、運動失調,因循環衰竭和呼吸抑制而迅速死亡。鳥類和雞等家禽中毒后,口內乳狀分泌物增多、腹瀉、呼吸減慢和心跳減少。動物中毒死亡后,尸檢可見顯著的腸胃炎癥,腦和脊髓充血,腦室和髓腔常有滲出物,脊髓尚有灰白質軟化,有時還可見紅血球破壞,肝和腎脂肪性變等。